银行引导储户“存短期”的意图依然清晰。
此前第一财经曾报道多家银行出现“存两年不如存一年”“存五年不如存一年”的极限倒挂现象。
值得关注的是,银行引导储户“存短期”的意图依然清晰,在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的同时,正通过精细化定价策略重塑存款市场格局。
部分银行极限倒挂现象消失
此前第一财经曾报道怀仁农商行、朔州农商行、陵川县联社、瑞穗银行、广东南澳农商银行5家银行新公布的存款利率均出现一年期、两年期 倒挂情况。招商银行、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出现一年期、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。
但随着近期新一轮存款降息潮来临,部分银行存款利率极限倒挂的情况已消失。以招商银行为例,在3月中旬记者登录查看时,该行的“灵动存”产品存一年的利率显示为1.60%,存五年显示的利率为1.55%,出现倒挂。记者在5月21日上午登录该行APP发现,目前“灵动存”1年期、5年期的年利率已经保持一致,均为1.30%,极限倒挂消失。
不过,目前,招商银行存款利率仍存在一定期限倒挂,“灵动存”2年期、3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.4%、1.2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中小银行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存款利率期限倒挂。例如,记者21日致电咨询时,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为2%,两年期存款利率为2.05%,5年期存款利率为1.95%。怀仁农商行、朔州农商行、陵川县联社的中短期限存款利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倒挂。
华南一名银行分析人士认为,按照存款降息“大行先行、中小行跟进”的节奏,此后上述中小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或也将陆续下调,与3年期、5年期存款利率接近。市场中存在的存款利率极限倒挂现象或将逐步消失。
引导“存短期”意图未变
业内分析指出,招商银行1年期与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的消失,或受近期存款降息潮推动。
一名银行业内人士指出,此前部分银行出现短期限存款利率高于长期限存款利率的现象,主要是因为预判利率将继续下行。但是随着近期存款降息落地,市场可能预计后续存款降息幅度将变小,因此对负债端结构也会有一定微调,一定程度上减少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。此外,银行开门红阶段结束,部分银行阶段性上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将恢复原有水平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部分银行1年期、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消失,但业内多认为市场引导“存短期”的意图暂未改变。
上述银行分析人士以招行举例,招行目前1年期、5年期存款利率仍保持一致,说明该行目前在负债结构上并不缺乏长期存款,也正在引导客户存入短期存款。
从调降后的大行挂牌存款利率来看,目前不同期限存款利率的利差并不大。以民生银行最新调整的存款挂牌利率为例,该行目前1年期、2年期、3年期、5年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分别为1.15%、1.15%、1.3%、1.35%。1年期、2年期存款利率持平,与五年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异也仅为20BP。
本轮存款利率下行,对银行息差有何影响?业内认为影响偏正面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《美博论坛免费白菜大全》出,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,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。
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,估计本次LPR下调及存款利率调降对银行息差、营收、利润影响分别为7BP、3%、6%,综合看对银行的影响偏正面,也是历史上首次出现负债成本下调幅度高于资产收益率下调幅度。
“但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存款流失后银行通过利率相对更高的同业负债揽储,可能会抵消部分负债成本的下降。”林英奇指出。
记者注意到,2024年存款利率下调、手工补息清理导致存款流向理财和债基,银行对非金融机构及政府债权增加26万亿元,而一般性存款仅新增17万亿元,两者差值9万亿元,较2023年扩大4万亿元。这可以近似认为实体存款流向非银的影响。
金融脱媒不仅导致债市利率下行的“资产荒”,也导致银行存款流失的“负债荒”,银行被迫通过同业负债揽储,2024年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增加12万亿元,同比多增4万亿元。“负债荒”一方面导致银行流动性指标承压,另一方面同业负债利率高于存款导致息差下行。
“我们认为为缓解‘负债荒’有必要继续推进理财产品‘真净值化’,减少非银产品对银行存款的吸引。”中金公司在最新研报中分析称。
责任编辑:曹睿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