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作者李国旺为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)
一、美债市场运行现状与深层矛盾
“美债危机”是近期的热门话题之一。当前,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,债务/GDP 比率超过120%。
从市场表现看,穆迪近期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,反映出对其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。美国政府单边关税政策推升进口成本,叠加减税刺激内需,导致通胀长期高于2%目标,迫使美联储维持5.25%-5.5%的高利率水平,显著抑制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。
从市场供需看,外国投资者持续减持美债的趋势加剧。日本、英国等主权基金加速转向黄金及非美资产配置。这一结构性变化与美国财政赤字激增形成共振。2025财年前5个月联邦财政赤字达1.147万亿美元,同比扩大38%,其中的国债利息支出同比上升10%至4780亿美元,财政付息压力已成为其经济运行的 “灰犀牛”。
二、多情景下的美债收益率分析预测
美债收益率走势不仅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,更与美国财政纪律、经济韧性及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深度绑定。在多重变量交织下,市场对美债收益率的分歧显著加剧,形成短期震荡、长期分化的复杂图景。
短期(6-12个月):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预计维持在5%-5.5%。10年期收益率在4.5%-5%区间震荡。高盛最新报告将10年期美债收益率预测上调至4.5%,主要基于美国经济增速持续高于潜在水平、劳动力市场紧张推动薪资上涨,以及通胀回落速度放缓等因素。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,市场对2025 年9月前降息概率低于40%,进一步压制收益率下行空间。
长期(2-3年):若美国财政纪律未改善,债务 / GDP 比率突破130%,叠加全球去美元化趋势,10年期收益率或挑战6%。IMF警告,美国高财政赤字和债务为本国和全球经济制造日益重大的风险,预计到2032年公共债务占 GDP 比重将超过140%。但若美国经济实现 “软着陆”,通胀回落至2.5%以下,美联储2025年底启动降息,叠加两党达成财政紧缩协议,10年期收益率有望回落至3.5%-4%。
极端情景:若减税法案通过且财政失控,美债供需失衡将进一步恶化。届时10年期收益率可能飙升至6%以上,美国政府年利息支出或超1.5万亿美元,触发流动性危机与美元国际地位面临挑战,全球经济将承受美国滞胀冲击。
三、美债波动对全球经济的传导机制
作为全球资产定价的 “锚”,美债收益率的持续高位震荡正通过金融市场、货币体系和实体经济三条主线向全球传导风险,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。
金融市场重定价风险:美债收益率攀升直接推高企业债、抵押贷款等利率,全球主权债与风险资产面临系统性估值调整。高盛指出: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.5%可能引发跨资产配置的重大调整,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将压制科技股估值。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加剧,汇率波动风险显著放大。
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加速:美债信用弱化推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多元化。2025年一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244吨,日本为遏止日元贬值抛售美债的行为,可能触发连锁反应,动摇美债 “安全资产” 地位。
全球贸易与产业链冲击:美国单边关税引发贸易伙伴反制,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。若美国经济陷入滞胀,对外需求收缩将冲击出口导向型经济体,同时美联储政策外溢效应放大新兴市场汇率波动。IMF预测,若美国滥用关税手段,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3%以下。
四、中国的应对策略与风险缓释路径
在美债市场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,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美债持有国,需立足统筹发展与安全,从战略高度构建风险防控体系,在危机中育新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。
一是降低美债集中度:增配黄金、非美主权债及实物资产对冲美债波动。在3.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7个月稳定的基础上,持续增配黄金、非美主权债及实物资产,降低美债集中度。
二是警惕期限错配:减少长端美债敞口,关注通胀保值债券(TIPS)及高评级公司债。
三是推动IMF扩容与多边清算系统(如CIPS)应用,减少对美元支付体系的依赖。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扩容,2024年CIPS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175万亿元,同比增长43%。
四是加强G20框架下债务重组协商,预防新兴市场债务危机扩散。
当前,美债市场正站在 “财政悬崖” 边缘,收益率高位波动与 “去美元化” 进程相互交织。中国可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,统筹发展与安全,在全球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中把握战略主动,为世界经济稳定注入确定性。
(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
责任编辑:郭《699彩票言网下戦》建
2022年全年 ☽,与房贷挂钩的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✅(LPR)共下调三次 ⛶,累计下降35个基点 ❓。展望今年 // ☹,有市场观 // ☹点称5年期以上LPR仍有下行空间,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望进一步 ❢降699彩票言网下戦低。
2023年行业比较展望:遵循政策及复苏主线,先反转后景 ☽气,先价值后成长。建议配置行业 ⛺,初期为地产及地产链、金融,而 ♌后是消费、医药、TMT,再就是新能源车、军工、汽车产业链。
本报记者 山县昌景 【编辑:蒙娜丽莎 】